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廈門市2017年光電產業總產值增長至1498億元
分類:
行業資訊
作者:
2018/04/11 13:55
廈門市以廈門三安光電、廈門乾照光電、廈門開發晶科技等為代表的LED外延芯片持續13年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最先進的產業基地之一;以廈門立達信集團、廈門陽光恩耐、廈門通士達照明等為代表的LED球泡燈持續成為全球最高端、規模最大的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光電產業直接總產值從1216億元增長到1498億元,產值五年間增長了23.2%;其中LED產業直接產值從2013年147億元增長至406億元,年均28%左右。
去年,得益于LED產業持續回暖,廈門市部分光電企業業績暴漲。如乾照光電,預計2017年全年凈利潤為2.00億元~2.14億元,上年同期為4838.24萬元,同比增長313.37%~342.31%;三安光電預計2017年全年凈利潤為31.50億元~32.50億元,上年同期為21.67億元,同比增長45.39%~50%。
廈門市以廈門三安光電、廈門乾照光電、廈門開發晶科技等為代表的LED外延芯片持續13年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最先進的產業基地之一;以廈門立達信集團、廈門陽光恩耐、廈門通士達照明等為代表的LED球泡燈持續成為全球最高端、規模最大的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光電產業直接總產值從1216億元增長到1498億元,產值五年間增長了23.2%;其中LED產業直接產值從2013年147億元增長至406億元,年均28%左右。
去年,得益于LED產業持續回暖,廈門市部分光電企業業績暴漲。如乾照光電,預計2017年全年凈利潤為2.00億元~2.14億元,上年同期為4838.24萬元,同比增長313.37%~342.31%;三安光電預計2017年全年凈利潤為31.50億元~32.50億元,上年同期為21.67億元,同比增長45.39%~50%。
廈門市LED產業覆蓋上中下游,在外延、芯片領域,廈門連續13年成為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強、品種最全的LED外延芯片生產基地;在應用成品領域,根據海關提供的統計數據,中國LED球泡燈出口前十名企業中,廈門獨占五席,出口規模占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成為全球最大的高端LED球泡燈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數據顯示,全球每100只LED球泡燈中,就有30只由廈門制造和出口。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環境的營造、平臺的支撐。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廈門LED產業基地共擁有28個國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8個國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國內首個LED應用產品專業檢測機構——國家半導體發光器件(LED)應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平臺。
面對成績,廈門并不滿足。市科技局表示,廈門半導體照明產業正在向新的高度沖刺。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組織專家和企業聯合申報科技部”十一五“863計劃中的多個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大手筆總投資2200萬元建立的具有國內先進、國際領先的”廈門半導體照明產品檢測中心“即將建成啟用;在國家有關LED產品、器件等檢測標準尚未出臺的情況下,率先制定了《廈門市半導體夜景工程器件部件產品技術要求》和《廈門市半導體夜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技術要求》,后者已成為省頒標準,爭取上升為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廈門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建成并開始運作,該中心是目前國內投入最大的研究半導體照明技術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產、學、研合作和技術攻關。
今年9月9日,安臺創新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在火炬(翔安)產業區舉行奠基儀式。安臺創新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由臺灣東元集團投資建立。臺灣東元集團是一個全球化的高科技企業,橫跨重電、家電、資訊、關鍵零組件、基礎工程建設、投資等產業領域。安臺創新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是東元集團在廈門火炬高新區投資設立的第二家企業,以生產液晶電視為主,其廠區預計于明年8月完工啟用,規劃年產能為66萬臺。
就在同一天,全球排名前三位的液晶顯示器制造商——友達光電正式啟用其位于火炬(翔安)產業區內的制造基地,用以生產大、中、小尺寸的液晶面板模塊。友達光電廈門制造基地總面積82萬平方米,位于廈門火炬高新區最大的綜合性園區火炬(翔安)產業區內,是友達光電在祖國大陸設立的第二個制造基地。
同一天,兩大臺灣光電產業巨頭同時在廈門、在火炬(翔安)產業區揚起投資興業的大旗,這絕不是巧合!廈門市科技局高新技術處不無自豪地表示,廈門光電產業”王國“的格局正在形成。2006年,廈門市光電產業實現總產值152億元,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10.5%,產值超億元企業有16家。廈門光電產業基本形成了半導體照明、光顯示、光學和光電器件、光通訊、節能照明和其他光電領域及配套產品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一個”提議“和一個”決策“
廈門的光電子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據廈門光電子協會秘書長何開均回憶,2000年,廈門留學生聯誼會幾個退休的同志提出廈門可以發展光電產業,這為廈門走向光電產業發展之路打響了一個信號彈。當時,光電子產業在廈門還是一個空白點。據介紹,當時廈門在平板顯示器上不如南京、深圳大,在光通訊上又不如武漢強。這樣的基礎能闖出一條路嗎?何開均說,他們幾個老頭就開始建議光電產業發展的具體方向可以切入”發光二極管“這個技術,這是一個”冷門“。
經過一年多的醞釀,2002年廈門成立了光電技術研究中心。2003年,廈門市委、市政府決定發展新興產業,授權廈門市科技局成立了市新興產業辦公室,致力于催生和推動新的產業增長亮點,開始著手編制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光電子產業首當其沖!
廈門市科技局副局長孔曙光回憶說,新興產業辦公室成立伊始,從什么產業方向入手,是一個關乎長遠的戰略決策問題。為此,他們征求了
很多意見,考察了很多地方。光電產業是最先決策的。那個時候,國內關于光電、光照明、LED的活動總是可以看到廈門市科技局領導帶領相關企業參加的身影。許多人說:看來,廈門很重視這個產業,每次活動都見到也只見到廈門政府部門率企業參加??资锕庹f,我們就是要借這些平臺,了解產業發展動態,增進相互交流,同時也釋放廈門要推動LED產業發展的信號,推出廈門”光源島“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廈門發展光電子新興產業還是有一定的產業基礎??资锕馀e例說,廈門三安電子公司是當時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經營與技術團隊最好的LED外延片、芯片生產廠商,是國家863計劃成果轉化基地和國家發改委高科技產業化示范基地。廈門華聯電子公司1974年就開始做光電封裝技術,有一定的技術和工藝水平,而像華聯這樣具有封裝技術基礎的新興民營科技企業也有好幾家。廈門大學曾研制出我國最早的黃光LED,有著從事半導體材料、外延、芯片、器件、工藝、測試等方面基礎研究的研發力量,培育了大量半導體專業技術人才,為廈門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性人才保證。此外,廈門節能照明產業在全國乃至國際上”小有名氣“,具有”光源島“之稱。
恰在此時,2003年6月,國家科技部聯合六部委啟動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 廈門市馬上成立了”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協調領導小組“,組織編制了”廈門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發展規劃“,為保證規劃實施又先后成立了廈門現代半導體照明產業化促進中心、廈門市光電子行業協會、廈門市半導體照明專家委員會。
于是一個退休老同志的”提議“和一個關乎廈門產業發展的”決策“就這樣結合了——重點發展廈門半導體照明產業。
經過不懈努力,2004年4月,國家科技部批準廈門、上海、南昌、大連四個城市和地區為全國首批”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2004年4月13日,廈門成為第一個被科技部授牌的”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同時,”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重大項目”半導體照明產業化技術開發“攻關項目中,廈門半導體照明的五個項目通過立項并獲得第一批啟動經費,是獲得立項最多的城市。
國家科技部相關領導對廈門發展光電子產業是這么評價的:”廈門是科技部正式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計劃時,響應最早、反應最快、組織最實的地區之一“。
孔曙光說,細分起來,我們得到了五個小小的全國”第一“: 第一個成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第一個制定區域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規劃;第一個認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骨干企業;第一個大規模實施半導體照明夜景工程;第一個向科技部申報國家半導體照明示范城市。

時任廈門市主管工業和科技的副市長、現任中共廈門市委常委、秘書長徐模指出,發展光電子產業是廈門市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和經濟增長點,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壯大對廈門建設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將是一個有力的支撐。
一個產業和一個王國
夜色下的廈門,LED夜景燈光閃爍。光電照明產業的興起,讓廈門成為東部沿海璀璨的”海上夜明珠“。
要推動廈門光電照明產業的發展,就必須給產業一個展示的舞臺。2005年4月,廈門在禾祥西路的一個路口首次推出LED夜景示范工程。半年后,廈門在全市75%景點和街道推行”LED夜景工程“,市科技局立即成立”LED應用示范與推廣專家組“,制定了”關于在夜景工程使用發光二極管和太陽能電池器件的若干意見“、”廈門市半導體照明夜景工程技術要求規范“等技術指標體系文件,在工程器件、施工、驗收等方面嚴把質量關。于是,一張璀璨亮麗的廈門夜景圖展示在眾人的視線中!
廈門的夜景工程亮到了北京!北京奧運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對廈門運用半導體照明技術,在全國率先大規模實施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甚為贊賞,其負責人專程來廈考察夜景工程,表示廈門在制定施工標準、產品質量要求和施工解決措施等方面的經驗,值得奧運會照明工程學習和借鑒,希望廈門能夠參與奧運會照明工程建設,為2008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做貢獻。
2006年8月,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以《我國開始全面推廣半導體照明技術》為題,向全國介紹廈門應用先進的半導體照明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并予以積極推廣應用,是廈門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節約型社會的具體體現,其成功經驗值得在全國推廣。
產業發展與城市形象完美的結合,光電照明產業成了推廣廈門城市的一張名片!
除了光電照明產業,廈門光電子產業鏈條也在不斷延伸,LED、LCD生產企業如雁陣群翔,不斷落戶廈門。2007年3月18日,全球最大的電子玻璃廠商、第二大手機外殼廠以及最大觸控技術生產廠共同投資成立的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在廈門翔安火炬產業區正式投產。4月26日,臺灣最大LED企業——新晶元光電也在翔安火炬產業區舉行新生產基地的奠基儀式,主要從事生產LED(發光二極管)外延片、芯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生產、研發和技術服務等。
據統計,僅友達、東元、新晶園、華映、奇美等20多家臺灣光電子”航母“在廈門的投資投產,和廈門產業界的良性互動,將突破1000億元的年產值大關。
一個區域性的光電子產業王國正在崛起!回首2004年,廈門成立光電子協會之時只有38家會員單位,產業基地內只有廈門的企業。如今,廈門光電子協會擁有150多家成員單位,廈門產業基地已有省內眾多企業入園,已形成了以廈門為核心,輻射福州、漳州、泉州、龍巖,拓展到莆田、寧德、三明、南平等地區的海峽西岸半導體照明產業區。同時,廈門作為閩臺光電子產業對接平臺的功能已彰顯??梢哉f,”廈門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海峽西岸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乃至于”海峽兩岸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
2007年7月,國家科技部評審公布了全國50個產業集群試點名單,廈門光電顯示產業集群名列其中,而且是惟一的光電產業集群試點。
一個聚企業、人才、技術、應用為一體的”光電產業王國“產生了。
關鍵詞: